火神山电力建设,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完工,却说这辈子值了!
作者:ANBO SPORTS电力 发布时间:2020-04-29 10:48:07 浏览:2483
灯火通明,热火朝天。火神山医院通宵施工期间,数千万“云监工”在线观看直播,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,高清的直播画面背后,还有这样一群人的默默奉献,他们就是中国电力人。
山东电力作协作家姜铁军撰写的报告文学《点亮火神山——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告》,记录了这段堪称“火箭速度”的建设故事,被收录在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诗文集《战“疫”之歌》中。
姜铁军
“能参加火神山建设,这辈子值了”
一月初,姜铁军曾去武汉出差,当时的疫情还不严重。“我在湖北电力公司也有文友,就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电力系统的防疫工作情况,算是一个简单的采访。”没想到,回到山东之后,武汉的疫情急转直下,各地火线驰援的消息不断。
“全国各地、各行各业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去帮助武汉,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。”但姜铁军注意到,相对医务工作者来说,其他行业受到的关注较少。“我知道,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,电力人做了很多工作,而他们的默默奉献还不为人所知。把这背后的故事说出来,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。”
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,他一方面通过媒体的报道收集素材、整理提纲,另一方面联系新闻当事人或相关人士进行采访,进一步了解故事的细节。
采访过程中,很多小事让姜铁军印象深刻。比如,有一位电力职工的奶奶,在得知孙子要去火神山参与施工时,就非常担心,坚决不同意。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又不敢反驳,就瞒着奶奶参加了火神山工程队。到了工地的第三天,奶奶突然给他打来电话,“你撒谎,不是答应我不去火神山么?怎么还是去了?”后来,小伙子才知道,奶奶竟然学会了关注他的“微信运动”,并从步数变化上分析出孙子上了一线。
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。姜铁军还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,“火神山施工那几天,几乎天天下雨,工人们的工作服淋湿了,里面的衣服则是被汗水湿透。虽然天气特别冷,但每个人摘下安全帽的时候,里面竟然都往外冒着热气,因为他们干活太卖力了。”
火神山医院交工后,大部分电力职工都回到了原岗位。姜铁军告诉记者,由于施工中防护措施得力,所有的电力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发生感染的情况。“当时在工地上是每隔三小时测一次体温,随时掌握健康情况。”而这次特殊的工程也让所有参与者终身难忘,“很多同志都说,能参加火神山医院的建设,当电力职工这一辈子值了!”
一半工作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完成
1月26日晚间,美国纽约一家电视台播出了一档脱口秀节目。当主持人提到武汉要在10天建一座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时,现场的一位电气工程师笑得前仰后合,他直言:“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,建筑面积要3万多平方米。先不说这么大的基建规模10天怎么完成,单是通电问题就解决不了!”这是报告文学《点亮火神山》的开篇。
就是这样一个在国外同行眼中“绝对不可能”的任务,却被中国电力人圆满完成。
火神山电力施工(姜铁军供图)
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举世瞩目,但对于其中的难度,“云监工”们可能并不了解。姜铁军介绍,对于电力施工部分来说,最主要的难度有两点。“一是时间太紧,一般情况下同等施工规模最快也得半个月时间,而火神山只用了十天都不到。二是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,从东到西有十几米落差,而且工地上有上百个小水洼。最要命的是,这个工地上有一条110千伏线路需要改迁,后来因为医院规模扩大又进行了二次改迁,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。”
整个火神山医院工地要敷设电缆8公里,因为施工期间连日下雨,其中一半的工作都是电力人在泥水里完成的。“他们跳进电缆沟,泥水淹过小腿,冰冷刺骨。管不了这些了,他们拿起长长的电缆,把它放进电缆沟里,按照作业要求一丝不苟……”
点亮火神山(姜铁军供图)
大年三十晚上,工地为大家准备的年夜饭是简单的盒饭。“因为下雨,脚踩在泥泞的地上发出呱唧呱唧的响声,每人领一个盒饭,想找一个落脚吃饭的地方都没有。他们蹲在地上,打开盒饭,操起方便筷子将就着吃。这样的年夜饭,特殊而有意义……”姜铁军在文中写道,“吃完盒饭,不能随便喝水。很怕上厕所来回跑路耽误时间,冒雨在寒风ANBO SPORTS多坚持一会儿是一会儿。”
作为在电力系统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,姜铁军评价,火神山电力建设的成果,是电力人无私奉献、敢打硬仗的精神体现。“有人说,火神山医院的电力建设是中国电力建设的火箭速度,也是世界电力建设的火箭速度。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。”
有感于电力人的担当,姜铁军计划在疫情结束后到武汉去做一个更全面的采访,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《火神——湖北电力战“疫”纪实》,把更多一线工作者的付出以及他们创造的中国奇迹,介绍给曾经日夜守候的“云监工”们。
转载:互联网